立秋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7、8日或9日。“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末暑)才出暑。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暑天比较长。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减少或下降。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范梈·关于立秋的古诗(共2首)

  • 1.《立秋日,分司书怀元朝·范梈清晨钟鼓鸣,海角金气应。芳树哀蜩歇,凛节亦已征。如何向亭午?毒热尚吹甑。是宜起居谬,不与安养称。逝川无回波,驾马少返乘。簪发耻虚名,丘园激高兴。飘飘百年内,过者...
  • 2.《数日毒热喜雨适立秋先三日也元朝·范梈夏末始炎毒,沈忧坐匡床。起行无所之,登高睇遐荒。问昔西风归,飖飖向何方?往还不可期,赖得天道常。圣主御大历,故可稽明堂。粲粲白骆驼,兹晨郊路长。念我伏迁次,江海...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