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简介

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之滨的北固上,寺庙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又因建寺时逢甘露下降故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

三国时(265年),吴建寺庙。唐德宗时,宰相李德裕又施宅扩建。宋时迁建今址,寺北有多景楼,寺前有宋铸铁塔。由于甘露下降,预示太平祥瑞,故历代帝王多以甘露作年号,后寺废。唐中叶李德裕(787—850年)镇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毁,后镇海节度使裴璩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甘露寺僧人祖宣又将寺移建于山上,后又几次毁建,但都在山上。

甘露寺与金山、焦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凌空之势,形成了“夺冠山”的特色。甘露寺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小,原有大殿、老君神殿、观音殿、江声阁、多景楼和凌亭等,均为清代建筑,现为北固山辟为公园。

宋词·甘露寺的古诗(共1首)

  • 1.《念奴娇·登甘露寺近现代·宋词长江滚滚,东流去,都是英雄碧血。千百年来,人到此,指看刘王剑石。吴苑娇花,戏台金鼓,引出梅伶曲。繁华梦里,眼前剩影残迹。开国十七年间,弹指过去了。望中犹记,百万...
宋词,1932年428日出生,河南省安阳县南吕村人。1949年4月参加南京文工团。从1952年开始从事戏曲创作,先后任职于南京市文联编创室、江苏省文化局剧目室、江苏省文联创作组。1960年至1985年在江苏省话剧团、扬剧团任编剧。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宋词诗词集》、《情路吟》词集,戏曲剧本《穆桂英挂帅》、《枪缘》、《喝面叶》、《状元打更》、《玉簪记》、《贺家姐妹》,短篇小说《落霞一青年》,中篇历史小说集《书剑飘零》,长篇历史小说《南国烟》、《一代红妆》,电影《一叶小舟》,电视剧《李香君》。《穆桂英挂帅》曾获全国优秀剧本奖,由梅兰芳改编为京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