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简介

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之滨的北固上,寺庙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又因建寺时逢甘露下降故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

三国时(265年),吴建寺庙。唐德宗时,宰相李德裕又施宅扩建。宋时迁建今址,寺北有多景楼,寺前有宋铸铁塔。由于甘露下降,预示太平祥瑞,故历代帝王多以甘露作年号,后寺废。唐中叶李德裕(787—850年)镇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毁,后镇海节度使裴璩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甘露寺僧人祖宣又将寺移建于山上,后又几次毁建,但都在山上。

甘露寺与金山、焦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凌空之势,形成了“夺冠山”的特色。甘露寺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小,原有大殿、老君神殿、观音殿、江声阁、多景楼和凌亭等,均为清代建筑,现为北固山辟为公园。

梁柱臣·甘露寺的古诗(共1首)

  • 1.《晓登甘露寺览眺明朝·梁柱臣北固斜临铁瓮城,南徐烟树望中平。山横海气诸陵色,江咽寒潮万里声。书断梁碑无旧迹,寺荒吴构尚初名。不须更说兴亡事,满目云霞无限情。
梁柱臣,字彦国,一字衡南。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举人。官龙州知州、刑部员外郎。清温汝能《粤东海》卷二六,清梁九图、吴永南《岭表诗传》卷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