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简介

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之滨的北固上,寺庙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又因建寺时逢甘露下降故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

三国时(265年),吴建寺庙。唐德宗时,宰相李德裕又施宅扩建。宋时迁建今址,寺北有多景楼,寺前有宋铸铁塔。由于甘露下降,预示太平祥瑞,故历代帝王多以甘露作年号,后寺废。唐中叶李德裕(787—850年)镇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毁,后镇海节度使裴璩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甘露寺僧人祖宣又将寺移建于山上,后又几次毁建,但都在山上。

甘露寺与金山、焦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凌空之势,形成了“夺冠山”的特色。甘露寺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小,原有大殿、老君神殿、观音殿、江声阁、多景楼和凌亭等,均为清代建筑,现为北固山辟为公园。

程珌·甘露寺的古诗(共1首)

  • 1.《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宋朝·程珌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