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简介

桃花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圆柱形,多侧根,深入地底,表面呈淡黄色。小枝绿色,无毛。叶互生,单生,倒卵形,有白、粉红、红等色,重迎或半重瓣,果实近圆形,初生黄绿色,成熟时红黄色,表面密被短绒毛或无毛:果肉白色、红色、黄色、味酸甜;皮薄多汁,核呈椭圆形,两侧扁平,表面有孔穴。种仁味苦。期3-4,果期6-7月。

桃花树高4~5米。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叶多呈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柄基部常生蜜腺。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核果除蟠桃外,多为圆形或长圆形,果面除油桃外,均布有茸毛。果肉白,黄色或夹红晕,少数呈红色;肉质柔软、脆硬或密韧;核表面具有不同沟点纹路,均为种和品种群的重要分类依据。

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桃的果实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桃木细密坚硬,可供雕刻用。

徐燕谋·关于桃花的古诗(共1首)

  • 1.《春日携儿游龙华看桃花近现代·徐燕谋龙华道上万千人,我亦携儿趁陌尘。日色半明如雨过,物缘垂尽觉花亲。欲擒恶鬼苇为索,暂息劳生草借茵。依旧围城非乐土,解嘲偏说学逃秦。
徐燕谋(1906-1986),名承谟,以字行,江苏昆人。八岁随父母迁居苏州,十五岁从苏州草桥中学毕业,进入桃坞中学(今苏州四中)。一九二四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次年转入新成立的光华大学商科,一九二八年毕业,获商学士学位。一九三零年,任无锡中学英语教师,后任光华大学英语教师。一九三九年,赴湖南蓝田,任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教师。一九四一年夏,重返上海,后仍在光华大学及附中任教。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校英语教授。文革中遭受冲击。一九八六年,因忧郁症复发,坠井而亡。著有《徐燕谋》《徐燕谋诗草》。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称其“于古人好少陵、山谷、诚斋、放翁,于近世名家取巢经巢、服敔堂。自运古诗,气盛而言宜,排奡而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