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简介

桃花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圆柱形,多侧根,深入地底,表面呈淡黄色。小枝绿色,无毛。叶互生,单生,倒卵形,有白、粉红、红等色,重迎或半重瓣,果实近圆形,初生黄绿色,成熟时红黄色,表面密被短绒毛或无毛:果肉白色、红色、黄色、味酸甜;皮薄多汁,核呈椭圆形,两侧扁平,表面有孔穴。种仁味苦。期3-4,果期6-7月。

桃花树高4~5米。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叶多呈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柄基部常生蜜腺。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核果除蟠桃外,多为圆形或长圆形,果面除油桃外,均布有茸毛。果肉白,黄色或夹红晕,少数呈红色;肉质柔软、脆硬或密韧;核表面具有不同沟点纹路,均为种和品种群的重要分类依据。

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桃的果实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桃木细密坚硬,可供雕刻用。

施闰章·关于桃花的古诗(共2首)

  • 1.《始入白岳宿桃花洞天清朝·施闰章树里柴扉暮不扃,仙台镫火远荧荧。烟横谷口虚堂白,路入山腰古洞青。竹叶翻风喧夜雨,桃花流水带春星。巑岏五老遥相待,明日丹梯上杳冥。
  • 2.《白龙潭上桃花源作清朝·施闰章黄山峰壑几千曲,客游先就桃源宿。杖底殷殷雷绕身,楼头汹汹涛崩屋。清梦全醒风雨声,深林匹练中宵明。晓起白龙掉长尾,四山飞瀑来喧争。怪石礌砢排盾戟,寒潭冰雪澄空碧。...
施闰章的诗词曲代表作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人。字尚白,一字屺,号愚,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