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简介

桃花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圆柱形,多侧根,深入地底,表面呈淡黄色。小枝绿色,无毛。叶互生,单生,倒卵形,有白、粉红、红等色,重迎或半重瓣,果实近圆形,初生黄绿色,成熟时红黄色,表面密被短绒毛或无毛:果肉白色、红色、黄色、味酸甜;皮薄多汁,核呈椭圆形,两侧扁平,表面有孔穴。种仁味苦。期3-4,果期6-7月。

桃花树高4~5米。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叶多呈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柄基部常生蜜腺。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核果除蟠桃外,多为圆形或长圆形,果面除油桃外,均布有茸毛。果肉白,黄色或夹红晕,少数呈红色;肉质柔软、脆硬或密韧;核表面具有不同沟点纹路,均为种和品种群的重要分类依据。

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桃的果实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桃木细密坚硬,可供雕刻用。

吴兆·关于桃花的古诗(共2首)

  • 1.《云浪庵看桃花歌呈恩公明朝·吴兆白石累累如雪浪,青山叠叠疑屏障。孤庵结处绝人寻,千树桃花深又深。吾师讲散僧徒暇,或行或坐桃花下。悠然花下悟真机,落花偏著定时衣。处处飘来天女散,纷纷衔出佛禽飞。...
  • 2.《废南院看桃花明朝·吴兆院废花犹发,游人为此过。荒蹊侵野水,露井幂新莎。开处谁扳折,种时曾绮罗。惟余听曲意,误入鸟声多。

吴兆,明代著名布衣人、戏曲作家。字非熊。休宁(今属安徽)人。万历中游金陵,与郑应尼合作《白练裙》杂剧,讥嘲湘兰,有轻薄名,已自悔,改为诗歌。后死于新会。还著有《金陵》、《广陵》、《姑苏》、《豫章》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