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简介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芍药、土白芍、芍药。根粗壮、分支呈黑褐色;茎无毛,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生于茎顶和叶腋;花期为5-6;果期为8月。

芍药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及中国。芍药喜生于坡及林下。芍药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中性或微酸性。在中国,芍药是爱情友情和惜别等感情的象征。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花卉之一。

芍药的根可药用,称“白芍”,具有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的作用;芍药种子的含油量约25%,可供制皂和涂料用;芍药的花,可以制作为芍药鲜切花销售创收。

叶申芗·关于芍药花的古诗(共2首)

  • 1.《凤凰台上忆吹箫·白芍药清朝·叶申芗素魄笼烟,丰肤腻雪,亭亭玉立春风。岂洛川微步,姑射仙踪。仿佛赵家姊妹,新妆竟、齐倚帘栊。还应是,杨妃出浴,艳冠骊宫。形容。难摹丰韵,笑谢朓当年,只咏翻红。任广陵...
  • 2.《山花子·芍药清朝·叶申芗高会谁曾聚万花。瑞呈金带最堪誇。宜兴特开婪尾宴,怅春赊。谢客翻阶诗绝隽,郑风相赠语尤葩。遥话丰台烟景丽,望京华。
【介绍】: 清福建闽县人,字维彧,号小庚。嘉庆十四年进士,官河南府知府。工词,尝辑宋元六十余家词为《闽词钞》。有《小庚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