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简介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芍药、土白芍、芍药。根粗壮、分支呈黑褐色;茎无毛,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生于茎顶和叶腋;花期为5-6;果期为8月。

芍药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及中国。芍药喜生于坡及林下。芍药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中性或微酸性。在中国,芍药是爱情友情和惜别等感情的象征。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花卉之一。

芍药的根可药用,称“白芍”,具有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的作用;芍药种子的含油量约25%,可供制皂和涂料用;芍药的花,可以制作为芍药鲜切花销售创收。

王泰际·关于芍药花的古诗(共2首)

  • 1.《咏芍药明朝·王泰际需徐一席避花王,序入朱明乃吐香。瘦约自存卑亚相,矜严不失贵家妆。偶将名姓同溱洧,何必风流本洛阳。傍砌倚阑愁欲绝,怕人閒说到专房。
  • 2.《芍药明朝·王泰际东风自此去,绰约逞馀芳。端的谁为婿,迟回似避王。将离名可惜,相谑句犹香。无复青春眼,看来也欲狂。
【生卒】:1599—1675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嘉定人,字内三。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明亡后隐居不出。卒后门人私谥贞宪。有《冰抱老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