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简介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芍药、土白芍、芍药。根粗壮、分支呈黑褐色;茎无毛,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生于茎顶和叶腋;花期为5-6;果期为8月。

芍药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及中国。芍药喜生于坡及林下。芍药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中性或微酸性。在中国,芍药是爱情友情和惜别等感情的象征。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花卉之一。

芍药的根可药用,称“白芍”,具有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的作用;芍药种子的含油量约25%,可供制皂和涂料用;芍药的花,可以制作为芍药鲜切花销售创收。

宋荦·关于芍药花的古诗(共8首)

【生卒】:1635—1714
【介绍】: 清河南商丘人,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宋权子。顺治间,以大臣子列侍卫。康熙间,任江宁巡抚,尽力供应圣祖南巡。后入为吏部尚书。少与侯方域为文友,文与王士禛齐名。精鉴藏,善。有《绵津山人集》,晚年别刻名《西陂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