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简介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芍药、土白芍、芍药。根粗壮、分支呈黑褐色;茎无毛,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生于茎顶和叶腋;花期为5-6;果期为8月。

芍药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及中国。芍药喜生于坡及林下。芍药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中性或微酸性。在中国,芍药是爱情友情和惜别等感情的象征。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花卉之一。

芍药的根可药用,称“白芍”,具有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的作用;芍药种子的含油量约25%,可供制皂和涂料用;芍药的花,可以制作为芍药鲜切花销售创收。

吕景蕙·关于芍药花的古诗(共1首)

  • 1.《贺新凉·题醉瞑芍药图近现代·吕景蕙梦冷银屏悄。倩谁描、琴心眉语,锁窗深窈。红雨一帘春曣晼,猛被翠莺惊觉。但镇日,黛蛾慵扫。花气微凉人浅醉,赚东风弹指情天晓。芳意歇,坠欢渺。红绡泪湿青樽老。更文园...
吕景蕙(1873前后—1924前后),女,字若苏,号璇友,江苏阳湖(今属常州)人。十五岁时已擅长、文、词。二十四岁适同里赵苕卿为室。里居时曾于女校教读并设帐授徒。后随兄嫂旅居海上,赁庑设塾,远近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