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简介

秋季(英语:autumn),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现常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高于22℃时期为夏季,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

秋季,是热与凉交替的季节。初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深秋后,白天艳阳高照,间清凉干燥,早晚温差较大,雨水减少,水分滋润不足,因此,秋燥成为深秋的主要特点。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许古·描写秋天的古诗(共1首)

  • 1.《行香子·秋入鸣皋元朝·许古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
许古(1157年-1230年)字道真,献州交河人,汾阳军节度使许安仁之子。金代大臣。
明昌五年(1194)中词赋科进士。宣宗朝自左拾遗拜临察御史,历任尚书左司员外郎兼起居注,右司谏,右司谏兼任侍御史,左补阙。在金国受到蒙古攻击有亡国威胁的情况下,多次直言上谏,力主整顿朝政、整军经武、抗击蒙古,反对严刑峻法、搜刮百姓、对宋开战。他论事准确,切中要理,但曾两度削秩免职。
金哀宗即位后,复任补阙,再迁右司谏,但敢言直谏方面稍不如前。后致仕,闲居伊阳,终日饮酒游乐。现存词两首。
正大七年(1230年),许古去世,享年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