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简介

秋季(英语:autumn),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现常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高于22℃时期为夏季,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

秋季,是热与凉交替的季节。初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深秋后,白天艳阳高照,间清凉干燥,早晚温差较大,雨水减少,水分滋润不足,因此,秋燥成为深秋的主要特点。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梅绍农·描写秋天的古诗(共1首)

梅绍农,1903-1992,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镇人。原名宗黄,号南村,笔名梅逸,晚年自称白沙老人。1923年入东陆大学南大学前身),1927年离校任宜良中学、南菁学校、昆华工校教师,文教视察员,省立武定中学校长,省教育厅秘书等职。解放后,任禄劝临时人民政府秘书,当选为县州两级人民代表。1957年组建禄劝文化图书馆并任馆长。1972年退休,1984年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连任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南分会会员,云南诗词学会顾问,昆明金碧社名誉社长,云南东川市春诗社顾问、政协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委顾问。有《还我斋诗存》、《醉红楼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