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宋元时,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明清时期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民国时期,清明节曾在1915年被规定为植树节,到1928年清明节作为植树节的历史就此终止。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此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放筝、植树、拔河等众多户外游乐活动,以及吃子推燕、醴酪、青团等食俗。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如越南、韩国、来西亚、新加坡等。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加上周末调休,则放3天假。

赵熙·清明节古诗(共5首)

  • 1.《满庭芳·清明·春老鹃声清朝·赵熙 春老鹃声,秧开雀口,百花红过山城。香街十字,邻女卖朱樱。一色东风柳线,韩翃句、适到清明。无憀甚,莺飞草长,云白万山青。
  • 2.《齐天乐·清明,寄山腴、伋公清朝·赵熙 送君小幅荣州画,山城百花春雨。北郭人归,东方日出,格磔渚头沙路。鱼陂四五。渐远渐无人,豁开平楚。一坝晴蛙,宅边倪瓒数株树。
  • 3.《露华·夜中大雷雨,用碧山韵,明日清明节也清朝·赵熙 万花尽坼。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梦中怒到阿香,湿透碧油窗格。春浪软,城西半陂,定涨溪骨。
  • 4.《满庭芳·清明·春雨连宵清朝·赵熙 春雨连宵,冻雷惊笋,落红堆做清明。香街十字,邻女卖朱樱。岁岁东风柳线,韩翃句、送老山城。无憀甚,棠梨社酒,吹角下江兵。
  • 5.《踏青游·清明,用王晋卿韵清朝·赵熙 明日花朝,今朝百花晴晓。纸钱飞,秧水霁,山山啼鸟。爱俊影,新裁凤皇绫子,溪上夹衣齐照。一碧烽烟,满茫茫十洲三岛。事万种,愁肠先绕。上河图,春社醉,新亭人少。梦...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善书,间亦作。诗篇援笔立就,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