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宋元时,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明清时期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民国时期,清明节曾在1915年被规定为植树节,到1928年清明节作为植树节的历史就此终止。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此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放筝、植树、拔河等众多户外游乐活动,以及吃子推燕、醴酪、青团等食俗。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如越南、韩国、来西亚、新加坡等。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加上周末调休,则放3天假。

杨玉衔·清明节古诗(共6首)

  • 1.《少年游·游兴减尽,清明闭门,是又一境也清朝·杨玉衔去年心事愿春知。消息问桃枝。十里龙华,游人多处,故勒玉骢迟。而今怕见春光老,心事付支颐。鶗鴂声中,消魂更在,百草歇芳菲。
  • 2.《鹧鸪天·病中清明,不能省墓,为之怅然清朝·杨玉衔新种松孙未化龙。寻常马鬣去年封。年时客思清明后,今日魔缠病榻中。生事悫,祭仪封。终天犹恨海深同。鹧鸪声里牛羊垄,况欠钱灰飏絮风。
  • 3.《三株媚·辛未清明清朝·杨玉衔鸪声烟雨里。又春城花飞,乱撩心事。渠爱南翔,问此时何苦,阻人归计。闭户微吟,情悄悄、帘阴委地。桃讯龙华,都付游鞭,随车拾翠。邱陇松楸捐弃。怅憔悴天涯,十年游子。...
  • 4.《鹧鸪天·清明日为生圹播树橦清朝·杨玉衔又是清明第一天。落花时节绿阴村。农经种树须寒食,莫笑州官报万千。翻黑坏,点苍烟。未经移石与疏泉。东门树槚非吾望,拱木藏魂有赋传。
  • 5.《扬州慢·癸酉清明后一日作,依白石韵清朝·杨玉衔残暝煎愁,嫩寒阁梦,绕屏静数归程。问天涯那处,是柳眼长青。望红满、甘泉猎火,送春梅雨,难洗蚩兵。痛孤飞、南雁惊弓,魂堕秦城。古原野烧,正伤心、宿草难青。况鞭石神...
  • 6.《玉楼春·甲戌清明清朝·杨玉衔閒愁钻入诗心缝。压得双肩寒未耸。清明终是异乡春,风雨莫温游子梦。羁魂不到先人冢。阙处松楸谁补种。潮音有意助新吟,泉路无人知隐痛。
杨玉衔(1866-1944) 字铁夫。广东香人。与林鹍翔师事朱祖谋。有《梦窗词校笺》、《抱香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