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曾廉

  • 1.《浣溪纱·冤家清朝·曾廉碧树阴中小画楼。可胜生硬不胜柔。不是冤家不并头。长遇长游也不愁。冤家见了自句留。依郎冤尽不能休。
  • 2.《浣溪纱·送别清朝·曾廉日日行人过灞桥。乞君留柳两三条。休教瘦尽小蛮腰。当鸟语时花簇簇,动人情处水迢迢。忆初相识到今朝。
  • 3.《浣溪纱·黄昏·小院深深碧鲜痕清朝·曾廉小院深深碧鲜痕。梨花满地不开门。一生消得几黄昏。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从来顽石是无魂。
  • 4.《浣溪纱·牛芸饼清朝·曾廉小坐楼头试一尝。白瓷盘子白如霜。牛芸作饼绿还香。借问何时来杏脯,新登此味胜松肪。蒸笼装出几层箱。
  • 5.《浣溪纱·黄昏·蒸上人家第几村清朝·曾廉蒸上人家第几村。澹烟疏柳欲黄昏。危楼独立望修门。天气养花阴不雨,时光布谷冷还温。流波一去负春恩。
  • 6.《浣溪纱·忆贺少裳清朝·曾廉梅子黄时细雨催。何人对雨怨黄梅。醋坊桥上贺方回。山径锦苞抽笋出,江船石首上鱼来。金尊遮莫夜长开。
  • 7.《浣溪纱·十锦园夜宴清朝·曾廉修竹高梧薜荔墙。一园翠黛月苍苍。为添碧玉更清凉。单著生绡充泄绊,只消长笛罢笙簧。归来香雾已迷廊。
  • 8.《浣溪纱·新月清朝·曾廉求得阿娇字莫愁。枣花帘子挂银钩。机心消尽狎沙鸥。傍晚鸟寻多叶树,乘风人在上层楼。一弯新月不梳头。
  • 9.《浣溪纱·西风清朝·曾廉且作烟蓑伴钓翁。夕阳淡处系疏篷。寒烟雁带过江东。几树柳条微减翠,一汀蓼穗已飘红。不堪默坐对西风。
  • 10.《浣溪纱·菜羹饼清朝·曾廉白下驰名旧酒坊。锦为坐席玉为房。天时不碍薄罗裳。藓石窗前何古雅,茅亭水上更清凉。包成卖饼菜羹香。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