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简介

玉壶(拼音:yù hú),汉语词汇,原指玉制的壶形器物或佩饰,后衍生多重文化意象,常象征高洁品格与纯净境界。其本义为玉制容器或礼仪赏赐之物,东汉“壶中仙境”典故赋予其神话色彩。

玉壶在文中可指代器、计时铜漏及明,如辛弃疾“玉壶光转”即以玉壶指代月轮。唐宋文人将其升华为品格象征,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玉相映喻指情操高洁。

该文化意象雏形见于《后汉书》,六朝诗文初步发展,唐代确立道德象征核心地位。李白李商隐等诗人将其融入不同语境,宋金文人延续使用,明清诗词创作仍保持稳定的阐释空间。

朱有燉·玉壶的诗句(共1句)

朱有炖(dūn)(1379-1439),中国明代杂剧作家。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全阳子、全阳老人。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长子。袭封周王,死后谥宪,世称周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