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拼音:yù hú),汉语词汇,原指玉制的壶形器物或佩饰,后衍生多重文化意象,常象征高洁品格与纯净境界。其本义为玉制容器或礼仪赏赐之物,东汉“壶中仙境”典故赋予其神话色彩。
玉壶在诗文中可指代酒器、计时铜漏及明月,如辛弃疾“玉壶光转”即以玉壶指代月轮。唐宋文人将其升华为品格象征,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玉相映喻指情操高洁。
该文化意象雏形见于《后汉书》,六朝诗文初步发展,唐代确立道德象征核心地位。李白、李商隐等诗人将其融入不同语境,宋金文人延续使用,明清诗词创作仍保持稳定的阐释空间。
李吕,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