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拼音:yù hú),汉语词汇,原指玉制的壶形器物或佩饰,后衍生多重文化意象,常象征高洁品格与纯净境界。其本义为玉制容器或礼仪赏赐之物,东汉“壶中仙境”典故赋予其神话色彩。
玉壶在诗文中可指代酒器、计时铜漏及明月,如辛弃疾“玉壶光转”即以玉壶指代月轮。唐宋文人将其升华为品格象征,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玉相映喻指情操高洁。
该文化意象雏形见于《后汉书》,六朝诗文初步发展,唐代确立道德象征核心地位。李白、李商隐等诗人将其融入不同语境,宋金文人延续使用,明清诗词创作仍保持稳定的阐释空间。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