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简介

世事(shì shì),汉语词汇,原指古代士农工商等职业的技艺,后扩展为涵盖世务、时事、人情世故等内容的综合性概念。其注音为ㄕˋ ㄕˋ,现代多指世间事务或处世经验,如南宋陆游书愤》中“世事艰”即指社会现实之艰难。

该词内涵分为三层:一为古代职业技艺体系,如《周礼》记载以“世事教能”传承技能;二为抽象社会动态,如《商君书》关注“世事之变”;三为人情往来,《晋书》载阮籍“不与世事”体现其世俗交际含义。词义在唐宋诗词中常寄托人生哲思,明清文学则多用于描摹社会局面。

“世事”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明确指代职业分工。汉代后语义泛化,魏晋时期与隐逸思想结合,至近现代保留指涉社会现实的功能。陕北方言沿用其指代当代社会的用法,日语则直译为“世事”,侧重世俗事务描述。

周学藩·世事的诗句(共1句)

周弃子,(一九一二—一九八四) 名学藩,字弃子,别署药庐,亦署未埋庵,湖北大冶人。幼承庭训,秉性颖悟,髫龄能属文。稍长,人读湖北省立国翠专修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多种机构担任文秘工作。其上承同光体闽派馀绪而卓然有成,可与硕果亭诗、今觉庵诗鼎足而三。1912年出生于大冶市殷祖镇下湖周村,名门望族之后。历任四川、贵州省政府参议,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编译、委员,“总统府”参议等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到台湾,写诗、词数千首,其中不少表现他怀亲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