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简介

世事(shì shì),汉语词汇,原指古代士农工商等职业的技艺,后扩展为涵盖世务、时事、人情世故等内容的综合性概念。其注音为ㄕˋ ㄕˋ,现代多指世间事务或处世经验,如南宋陆游书愤》中“世事艰”即指社会现实之艰难。

该词内涵分为三层:一为古代职业技艺体系,如《周礼》记载以“世事教能”传承技能;二为抽象社会动态,如《商君书》关注“世事之变”;三为人情往来,《晋书》载阮籍“不与世事”体现其世俗交际含义。词义在唐宋诗词中常寄托人生哲思,明清文学则多用于描摹社会局面。

“世事”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明确指代职业分工。汉代后语义泛化,魏晋时期与隐逸思想结合,至近现代保留指涉社会现实的功能。陕北方言沿用其指代当代社会的用法,日语则直译为“世事”,侧重世俗事务描述。

韦应物·世事的诗句(共4句)

韦应物的诗词曲代表作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