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简介

人心(汉语拼音:rén xīn),儒家术语,出自《黄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外文译作"the will of the people"或"conscience",指人的感情、愿望及道德意识。该词与道心构成相对概念,朱熹提出"道心唯微,人心唯危"思想,认为人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性欲望,需由蕴含道德理性的道心主导,以防社会失序。儒家秉持"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观,孟子提出四端之心彰显善性气质。

在哲学层面,人心被定义为人对情感的具象化表达,既包含善性气质(如孟子四端之心)也包含恶性气质(如荀子利心),需要通过天理改造转化为道心,实现从自然个体向社会人的普遍性超越。传统儒家视心为生存与实践的基础,既主宰感官活动,又为思维行为提供动力。

该术语衍生出"人心所向""人心向背"等成语,前者强调群众拥护趋向,后者反映民意支持与反对的辩证关系。道家则认为道心与人心成正相关,道心越胜则人心越善。

戴复古·人心的诗句(共1句)

戴复古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影响,兼具江西诗派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