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简介

竹(Bambusoideae),为禾本科、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质,中间稍空,有节且多而密,正常高5-10米,有的甚至可达40多米;竹叶呈狭披针形,叶面深绿色;竹子像稻穗,主色为黄色;期一般是5,果期10月。竹的名称来源于其古字,它的古字形象下垂的竹叶,后演变成如今的汉字竹。

竹原产地是中国,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栽培广泛,主要产于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地,在世界范围内也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一些国家。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喜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等特性,可以制作成各种家具或工艺品;竹笋、竹米、竹鞭均可食用或入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竹生长周期短,四季常青,也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凌霜,古代多用来形容正直、不屈的人物。竹在生长期间不畏严寒酷暑,不畏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张蠙·关于竹子的古诗(共1首)

  • 1.《新竹唐朝·张蠙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生而颖秀,幼能为《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一句,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王衍与后徐氏游大慈寺,见壁间题句:“墙头细垂织草,水面岂落花。”爱赏久之。询知为蠙作,因给礼令以诗进。蠙上二篇,尤为叹赏。将召掌制诰,为人所谗,止赐白金千两。蠙擅长律诗,以写边塞风光见长。诗歌境界开阔,语言浑朴。蠙著有诗集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