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简介

竹(Bambusoideae),为禾本科、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质,中间稍空,有节且多而密,正常高5-10米,有的甚至可达40多米;竹叶呈狭披针形,叶面深绿色;竹子像稻穗,主色为黄色;期一般是5,果期10月。竹的名称来源于其古字,它的古字形象下垂的竹叶,后演变成如今的汉字竹。

竹原产地是中国,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栽培广泛,主要产于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地,在世界范围内也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一些国家。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喜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等特性,可以制作成各种家具或工艺品;竹笋、竹米、竹鞭均可食用或入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竹生长周期短,四季常青,也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凌霜,古代多用来形容正直、不屈的人物。竹在生长期间不畏严寒酷暑,不畏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释文珦·关于竹子的古诗(共7首)

  • 1.《松竹堂宋朝·释文珦玉立诸君子,苍髯十八公。有此岁寒质,胡能媚东风。勿堕长房术,勿受秦皇封。深期老此堂,长与幽人同。
  • 2.《金竹歌宋朝·释文珦双桧高亭亭,遥见百里外。恍疑香烟幢,亦若羽葆盖。秀色何其多,贞心固常在。化龙想非难,坐待风雨会。
  • 3.《竹堂秋雨宋朝·释文珦秋雨滴寒竹,主人魂梦清。客来听未惯,认作打篷声。
  • 4.《竹边宋朝·释文珦野性何曾计此身,老来方觉负初心。故山无地堪栽竹,犹傍人家看竹林。
  • 5.《竹下晓吟宋朝·释文珦竹下坐晴晓,露气沾裳衣。楼钟发清响,山月耿余辉。心静息欲无,渺与万物违。庄周苦未达,梦作蝴蝶飞。
  • 6.《松竹间宋朝·释文珦瘦竹老松间,閒房仅容膝。栖迟非一朝,谢遣用三术。泉落双涧清,云消从山出。谁能强予迁,爱此成痼疾。
  • 7.《题竹轩宋朝·释文珦窗前有修竹,道人心自足。清风入诗肠,何用五鼎肉。
释文珦的诗词曲代表作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