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简介

竹(Bambusoideae),为禾本科、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质,中间稍空,有节且多而密,正常高5-10米,有的甚至可达40多米;竹叶呈狭披针形,叶面深绿色;竹子像稻穗,主色为黄色;期一般是5,果期10月。竹的名称来源于其古字,它的古字形象下垂的竹叶,后演变成如今的汉字竹。

竹原产地是中国,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栽培广泛,主要产于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地,在世界范围内也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一些国家。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喜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等特性,可以制作成各种家具或工艺品;竹笋、竹米、竹鞭均可食用或入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竹生长周期短,四季常青,也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凌霜,古代多用来形容正直、不屈的人物。竹在生长期间不畏严寒酷暑,不畏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吴镇·关于竹子的古诗(共1首)

  • 1.《画竹元朝·吴镇 长忆前朝李蓟丘,墨君天下擅风流。百年遗迹留人世,写破湘潭梦里秋。
吴镇的诗词曲代表作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善人。元朝画家,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山水、墨竹。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精书法,工文。
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