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简介

生病”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读音为shēng bìng,核心语义为“得病”。该词汇的形成与汉语史上“病”对“疾”的历时替代密切相关,至东汉时期,“病”已成为表示疾病与患病状态的通用词汇。文献用例可追溯至《水浒传》第六七回与《孽海花》第二四回,方言中存在“不好过”、“不自在”等同义表达。作为HSK二级词汇,“生病”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被用于描述人类或动物的患病状态,其英语对应词包含succumb、ail等多种语境化表达。

雍陶·关于生病的古诗(共1首)

  • 1.《秋居病中唐朝·雍陶 幽居悄悄何人到,落日清凉满树梢。新句有时愁里得, 古方无效病来抛。荒檐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 独卧南窗秋色晚,一庭红叶掩衡茅。

雍陶[唐](约公元八三四年前后在世),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34年前后在世。工于词赋。主要作品有《题君》《城西访友人别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