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简介

生病”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读音为shēng bìng,核心语义为“得病”。该词汇的形成与汉语史上“病”对“疾”的历时替代密切相关,至东汉时期,“病”已成为表示疾病与患病状态的通用词汇。文献用例可追溯至《水浒传》第六七回与《孽海花》第二四回,方言中存在“不好过”、“不自在”等同义表达。作为HSK二级词汇,“生病”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被用于描述人类或动物的患病状态,其英语对应词包含succumb、ail等多种语境化表达。

王建·关于生病的古诗(共4首)

  • 1.《晚秋病中唐朝·王建 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偶逢新语书红叶, 难得闲人话白云。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
  • 2.《早春病中唐朝·王建 日日春风阶下起,不吹光彩上寒株。师教绛服禳衰月, 妻许青衣侍病夫。健羡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符。 世间方法从谁问,卧处还看药草图。
  • 3.《酬张十八病中寄诗唐朝·王建 本性慵远行,绵绵病自生。见君绸缪思,慰我寂寞情。 风幌夜不掩,秋灯照雨明。彼愁此又忆,一夕两盈盈。
  • 4.《眼病寄同官唐朝·王建 天寒眼痛少心情,隔雾看人夜里行。 年少往来常不住,墙西冻地马蹄声。
王建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