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简介

生病”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读音为shēng bìng,核心语义为“得病”。该词汇的形成与汉语史上“病”对“疾”的历时替代密切相关,至东汉时期,“病”已成为表示疾病与患病状态的通用词汇。文献用例可追溯至《水浒传》第六七回与《孽海花》第二四回,方言中存在“不好过”、“不自在”等同义表达。作为HSK二级词汇,“生病”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被用于描述人类或动物的患病状态,其英语对应词包含succumb、ail等多种语境化表达。

吴俨·关于生病的古诗(共1首)

  • 1.《和郑先生病中见雪韵明朝·吴俨春愁万斛几时消,谷日阴云自岁朝。逐客正迷秦岭路,诗人犹记灞陵桥。草根冻合犹含润,木未花开亦旋飘。忽忆词林诸故旧,五更骑马正趋朝。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