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简介

生病”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读音为shēng bìng,核心语义为“得病”。该词汇的形成与汉语史上“病”对“疾”的历时替代密切相关,至东汉时期,“病”已成为表示疾病与患病状态的通用词汇。文献用例可追溯至《水浒传》第六七回与《孽海花》第二四回,方言中存在“不好过”、“不自在”等同义表达。作为HSK二级词汇,“生病”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被用于描述人类或动物的患病状态,其英语对应词包含succumb、ail等多种语境化表达。

孟郊·关于生病的古诗(共2首)

  • 1.《卧病唐朝·孟郊 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春色烧肌肤,时餐苦咽喉。 倦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承颜自俯仰,有泪不敢流。 默默寸心中,朝愁续莫愁。
  • 2.《病起言怀唐朝·孟郊 强行寻溪水,洗却残病姿。花景晼晚尽,麦风清泠吹。 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高闲思楚逸,澹泊厌齐儿。 终伴碧山侣,结言青桂枝。
孟郊的诗词曲代表作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唐代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现存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