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简介

梅(Prunus mume):蔷薇科,木本植物。形态多样,通常为小乔木,高4-10 m,树皮紫红色,叶片呈弧型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 cm,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色丰富,从白色至粉红,深红,花萼多变,有红褐、绿色或紫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 cm,黄色或绿色或紫红色,乌黑色,无毛,味酸甜苦,可用于食用或药用。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在冬末春初,果期为5-6

梅原产地是中国东南部,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梅的繁殖方法包括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梅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其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花蕾能开郁和中、化痰解毒;果实(乌梅)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此外,梅还能抗根线虫危害,作为果树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色白雅洁,在冬末春初开花,枝干苍古,植为盆景,庭木尤富观赏价值。梅的栽培和欣赏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杨公远·关于梅花的古诗(共29首)

  • 21.《写梅宋朝·杨公远为渠模写未为难,只要稀疎不要繁。雪月风烟俱属我,一时收拾付毫端。
  • 22.《折梅宋朝·杨公远折时须拣带苔枝,两蕊三花儘自奇。簪向银瓶全俗了,古铜瓶浸恰相宜。
  • 23.《梅实宋朝·杨公远累累青子缀枝丫,一味含酸软齿牙。不独曹军资止渴,也曾调鼎佐商家。
  • 24.《月梅宋朝·杨公远梢如鹿角月如眉,月到梢头分外宜。梅得月来无限好,月和梅看越清奇。
  • 25.《探梅·竹杖芒鞋作兴来宋朝·杨公远竹杖芒鞋作兴来,来时准拟有花开。谁知老树荒烟里,地冷孤根暖未回。
  • 26.《霜梅宋朝·杨公远梅到更阑自主张,依然不住散清香。横陈青女无端甚,也要教渠学粉妆。
  • 27.《赋梅宋朝·杨公远雪月云烟件件宜,骚人墨客费寻思。怕渠因得逋仙句,不要人言法字诗。
  • 28.《雪月梅宋朝·杨公远寒梅开后雪初晴,敛尽残云月又生。月映雪时梅更好,梅横月处雪争明。羡渠结伴成三白,添我相亲即四清。今夕细吟诗说与,来年此际莫寒盟。
  • 29.《梅花五首·草木根荄暖未回宋朝·杨公远草木根荄暖未回,□□□□□□□。□□□□□□□,老干槎牙一半摧。水急可曾流影去,雪深还不碍香来。赤松孤竹真渠友,万紫千红总皂台。

杨公远,字叔明,宋末元初名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善画梅。《怀古田舍梅统》,自编集《野趣有声》,诗人吴龙翰为其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