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简介

梅(Prunus mume):蔷薇科,木本植物。形态多样,通常为小乔木,高4-10 m,树皮紫红色,叶片呈弧型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 cm,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色丰富,从白色至粉红,深红,花萼多变,有红褐、绿色或紫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 cm,黄色或绿色或紫红色,乌黑色,无毛,味酸甜苦,可用于食用或药用。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在冬末春初,果期为5-6

梅原产地是中国东南部,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梅的繁殖方法包括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梅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其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花蕾能开郁和中、化痰解毒;果实(乌梅)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此外,梅还能抗根线虫危害,作为果树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色白雅洁,在冬末春初开花,枝干苍古,植为盆景,庭木尤富观赏价值。梅的栽培和欣赏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方蒙仲·关于梅花的古诗(共6首)

  • 1.《折梅宋朝·方蒙仲 看梅如看画,由我不由他。千树江头少,一枝瓶里多。
  • 2.《墨梅宋朝·方蒙仲 补之敕谥村,简斋致公辅。未必画惭诗,只为遇不遇。
  • 3.《黄梅宋朝·方蒙仲 双雀啅余芳,长记来时路。瞥见金弹丸,相呼远飞去。
  • 4.《落梅宋朝·方蒙仲 青冢锁香魂,罗浮埋玉质。美人薄命多,临风空太息。
  • 5.《早梅宋朝·方蒙仲 尚居阑菊殿,岂占杏桃先。梅自伤迟暮,人犹作早看。
  • 6.《残梅宋朝·方蒙仲 枝北复枝南,明星□□□。不用怨春风,且作初开看。
方蒙仲(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