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简介

梅(Prunus mume):蔷薇科,木本植物。形态多样,通常为小乔木,高4-10 m,树皮紫红色,叶片呈弧型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 cm,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色丰富,从白色至粉红,深红,花萼多变,有红褐、绿色或紫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 cm,黄色或绿色或紫红色,乌黑色,无毛,味酸甜苦,可用于食用或药用。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在冬末春初,果期为5-6

梅原产地是中国东南部,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梅的繁殖方法包括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梅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其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花蕾能开郁和中、化痰解毒;果实(乌梅)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此外,梅还能抗根线虫危害,作为果树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色白雅洁,在冬末春初开花,枝干苍古,植为盆景,庭木尤富观赏价值。梅的栽培和欣赏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李龙高·关于梅花的古诗(共49首)

  • 1.《催梅宋朝·李龙高 笛声未了鼓轰雷,尽道梅寒苦要催。抵死争春如许急,有花毕竟待时来。
  • 2.《乌梅宋朝·李龙高 妇舌安能困董宣,曹郎那解汙张翰。任君百计相薰炙,本性依然带点酸。
  • 3.《鸳鸯梅宋朝·李龙高 莫是夷齐纪出身,又疑洛下见机云。世人苦被风情累,也把妖名涴却君。
  • 4.《买梅宋朝·李龙高 担头挑得几枝斜,过我西湖处士家。莫向侯门高索价,贵人多爱牡丹花。
  • 5.《菊梅宋朝·李龙高 千林摇落梅新蓓,万卉披猖菊未莎。岁晚幽人空谷里,渊明和靖不争多。
  • 6.《蜡梅宋朝·李龙高 枝枝六出试新妆,色界何曾识许香。只道单传餐玉诀,不知还解服硫黄。
  • 7.《村梅宋朝·李龙高 不入时妆辈行羞,一生槁淡乏风流。任君约遍宫黄额,莫管村姑守白头。
  • 8.《种梅宋朝·李龙高 别岭移根置小园,半锄明月半锄云。世间下是无花卉,若个清高得似君。
  • 9.《桃梅宋朝·李龙高 素面何曾学艳妆,子肥刚带苦心肠。谁知划被虚名误,汙却莲花是六郎。
  • 10.《探梅宋朝·李龙高 问讯南枝开未开,花禅许我日徘徊。桐江一缕清风在,莫误刘郎物色来。
  • 11.《重叶梅宋朝·李龙高 雪片层层簇玉林,寒窗光炯照人心。春风著物须平等,那得工夫有浅深。
  • 12.《卧梅宋朝·李龙高 月横鹤膝影阑干,枕石眠云几岁寒。宇宙一身今老矣,潇潇风雪拥袁安。
  • 13.《风梅宋朝·李龙高 一番摇曳一番空,香在山蹊野径中。不是老枝藏处密,如何禁得许霜风。
  • 14.《紫蔕梅宋朝·李龙高 外面看来本色非,香袍隐映省垣薇。谁知傲睨风霜底,不改平生一布衣。
  • 15.《消梅宋朝·李龙高 冰融雪化一须臾,清脆圆鬆压塞酥。我有牢愁三万斛,问君消得几分无。
  • 16.《接梅宋朝·李龙高 中条隐士裂唐麻,角里先生就汉车。一种寒酸真本色,羞将槁淡博繁华。
  • 17.《吟梅宋朝·李龙高 耸尽肩楼鹤样癯,断桥横路撚冰须。梅花却笑君何事,锻得诗来瘦似吾。
  • 18.《看梅宋朝·李龙高 蹋雪迢迢过水涯,翠禽见客却咨嗟。此翁只识孤山路,不识玄都观里花。
  • 19.《竹梅宋朝·李龙高 落落丰标霁月怀,棱棱寒碧隔风埃。耿恭也有孤高节,岂但苏郎齿雪来。
  • 20.《半开梅宋朝·李龙高 雪弄新晴月带霜,风窗暗送几分香。翠禽飞过偷相语,不是徐妃也半妆。
李龙高,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