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简介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5公里。主要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

骊山地貌类型属受流水侵蚀剥蚀的中起伏低山,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仁宗庙海拔1302米。山体岩层破碎,包括亘古至晚近多种岩类,上部大多基岩裸露,在较低部位则有化石屑与土状堆积物覆盖。山间分布水源涵养林与景林。

骊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著名景点;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

景定成·骊山的古诗(共1首)

  • 1.《秋日骊山怀古近现代·景定成周唐女祸分明在,遗恨骊山讶许同。此日华清池水碧,当年烽火夕阳红。一颦一笑寻常事,倾国倾城指顾中。无限兴亡谁解识,萧条岩际落青枫。
景定成(1882年-1961年),字梅九,别号无碍居士,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安邑城关人。幼聪颖,酷爱文。7岁即被选入太原令德堂,专攻算术。景娴于日、英与世界语,精通数学、理化,尤其诗文并茂,亦庄亦谐。著有《罪案》、《入狱始末记》、《〈石头记}真谛》、《葵心》,并译过世界名著但丁《神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