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简介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5公里。主要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

骊山地貌类型属受流水侵蚀剥蚀的中起伏低山,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仁宗庙海拔1302米。山体岩层破碎,包括亘古至晚近多种岩类,上部大多基岩裸露,在较低部位则有化石屑与土状堆积物覆盖。山间分布水源涵养林与景林。

骊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著名景点;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

韩邦奇·骊山的古诗(共2首)

  • 1.《汉宫春·过骊山山下有华清池温水数泓明朝·韩邦奇绣岭温泓,自艳妃浴后,池水难澄。至今千年粉臭,百里脂腥。想当时,带得洗儿汤,倾入华清。秦下客、往回过此,风来掩鼻趋行。辱没山灵。并天炉腾。碧地灶烧红,不如浐河飘...
  • 2.《长安月·骊山明朝·韩邦奇望骊山秦宫,凌汉周火连天。到如今、繁华理瓦砾,恩爱褒姒付尘烟。周家长,秦家短,眼前一样凋残。叹温泉玉娥贵妃,参乘翠辇呜銮。到如今、西风吹水冷,孤月照沙寒。飞霜楼...
【生卒】:1479—1555
【介绍】: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