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简介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21-23日交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和记录的节气之一。新石器时期先民测定出冬至,商周时文字记载。汉代视其为“冬节”,官府有“贺冬”仪式且放假。唐宋时,它是祭天祭祖日,皇帝祭天,百姓拜尊长。

冬至在古代民间被视为冬季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一时期,是兴修水利、积肥造肥的好时机,各地需做好防冻工作,尤其南部沿海已播种地区,要着重做好水稻秧苗防寒。受地域影响,冬至习俗存在差异。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传统;北方地区则每逢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詹安泰·关于冬至的古诗(共1首)

  • 1.《齐天乐·壬午冬至前三日和竹屋近现代·詹安泰笼寒颦月千岩外,宵深更离魂远。脱叶萧萧,飞云片片,几处年涯惊晚。江楼旷览。正坏塔雕盘,丛祠烟黯。一样征尘,剑歌怀抱与年减。垂垂双鬓渐白,任春风十里,珠帘谁捲。唳...
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号无庵,广东饶平(今广东省饶平县)人,著名词学家,尤精研于宋词,斋号漱宋室。求学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于国立广东大学(后改名国立中大学)。任教于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今韩山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有《无庵词》、《外集笺注》、《李璟李煜词》、《姜词笺释》、《碧山词笺證》、《宋词散论》、《詹安泰词学论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