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简介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21-23日交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和记录的节气之一。新石器时期先民测定出冬至,商周时文字记载。汉代视其为“冬节”,官府有“贺冬”仪式且放假。唐宋时,它是祭天祭祖日,皇帝祭天,百姓拜尊长。

冬至在古代民间被视为冬季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一时期,是兴修水利、积肥造肥的好时机,各地需做好防冻工作,尤其南部沿海已播种地区,要着重做好水稻秧苗防寒。受地域影响,冬至习俗存在差异。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传统;北方地区则每逢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倪岳·关于冬至的古诗(共5首)

  • 1.《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其四明朝·倪岳泼纸云烟扫不开,斋房稠叠见诗来。丰年正拟称多黍,盛世真堪咏有莱。短草夜深羸马齧,高柯月上乳乌哀。行囊剩有珠玑在,错落人惊出蚌胎。
  • 2.《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其五明朝·倪岳路绕溪湍定几湾,坦夷才过即孱颜。坦时直欲乘风去,五夜应须戴月还。寒玉乱鸣溪下水,晚屏斜对画中山。坦年两度歌行役,谁道閒官尽日閒。
  • 3.《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其二明朝·倪岳翼翼颠厓接断冈,山城风景倍荒凉。露根宿麦犹无雪,带叶生柴尚有霜。坐畏拥炉冬正暖,困便欹枕夜初长。学宫□□频来客,门外青襟立雁行。
  • 4.《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其一明朝·倪岳行龙迤逦下红门,胜槩真称地势坤。白日尘沙行处少,紫垣星斗望中尊。千年古木疑无路,百里平畴别有村。西接太行东到海,群峰罗列万牛奔。
  • 5.《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其三明朝·倪岳沙河冰合石桥危,并辔怜予一骑追。并陟畏途还自重,恐寻覆辙漫成嗤。傅岩舟楫宁非地,郑国舆梁定是谁。回首丹青方炫烂,路人指点梵王祠。
倪岳的诗词曲代表作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