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简介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21-23日交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和记录的节气之一。新石器时期先民测定出冬至,商周时文字记载。汉代视其为“冬节”,官府有“贺冬”仪式且放假。唐宋时,它是祭天祭祖日,皇帝祭天,百姓拜尊长。

冬至在古代民间被视为冬季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一时期,是兴修水利、积肥造肥的好时机,各地需做好防冻工作,尤其南部沿海已播种地区,要着重做好水稻秧苗防寒。受地域影响,冬至习俗存在差异。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传统;北方地区则每逢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胡介昌·关于冬至的古诗(共1首)

  • 1.《壬戌冬至前三日独游梅园清朝·胡介昌小小罗浮迥不同,随形点缀夺天工。孤山迎面林和靖,万树化身陆放翁。疏影乍横残雪里,生机早透夕阳中。游人未识冲寒意,我道春光意已通。
胡介昌(1873-1939),原名承禧,字兹俦,号西麓,无锡人。幼从父读经史,后从窦叔英习举业,复从陶芍洲为师。光绪戊戌秀才、平生以设塾教读为生,工。著有《五十年来变迁见闻诗》180首,及《西麓诗钞》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