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简介

"悲愤"作为汉语形容词,由"悲痛"与"愤怒"复合构成,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记载蔡琰的《悲愤诗》。该词在古汉语典籍中多次出现,如《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描述刘备"不胜悲愤",现代语文教学体系中将其列为小学三年级重点词汇。其语义可分解为因遭遇不公或惨痛事件引发的双重情感反应,常与"填膺""欲绝"等补语搭配构成固定短语。

冯振·悲愤诗(共1首)

冯振(1897-1983),字振心,广西北流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家,教育家和人。年轻时在家乡就接受了良好的中国旧式启蒙教育.1924年,前往上海考察教育。(王德明《抉剔入微 学者津梁——冯振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