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简介

元旦,即公历的1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宋一鸿·关于元旦的诗(共1首)

  • 1.《辛亥元旦近现代·宋一鸿北风留我住潇湘,爆竹声中一感伤。湖海襟怀销黯淡,米盐生计竟荒唐。吟诗耐作吉祥语,袖刺羞登富贵堂。自笑有家归未得,年年此日在他乡。
宋一鸿(?-1926),字心白,号痴萍,江苏无锡人。南社社员。清季读书南洋公学,参加南社及社,联欢,兴致甚豪。主编其故乡《苏民报》。一度客长沙,编《长沙日报》,与宁太一、傅屯艮相往还,多唱和之作。晚年赋闲家居,益形落拓。著有《如此江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