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简介

滋味,汉语词语,拼音为zī wèi,多语言翻译包含英语taste、德语Geschmack等。本义指食物味道,《吕氏春秋·适音》中已有“口之情欲滋味”的记载,《南都赋》描述具体味觉感知如“酸甜滋味,百种千名”。

该词包含三重释义:一指美味,《史记》载伊尹“以滋味说汤”;二指味道特质,明代《西游记》出现“尝出些滋味”的表述;三指情感体验,李煜词作“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即属此类;清代《儒林外史》以“蕃譒片嚼嚼”具象化描写滋味感受。

该词起源于先秦典籍,汉代起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元代《諕范叔》中出现“知滋味”的刑罚体验引申。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基本义项,如贵州特色菜“贵厨酸汤牛肉”被描述为“酸鲜过瘾”,咖啡饮品呈现“香、果香融合”特征。方言中存在延伸义项,东莱州方言中可表“舒服”之意。

王哲·滋味的诗句(共1句)

王喆,字重阳(1112~1170),中国金、元之际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