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简介

"忧国忧民"是联合式结构的汉语成语,读音为yōu guó yōu mín(简拼ygym),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的记载。该成语以对国家前途与人民命运的共同关切为核心语义,常见作谓语、宾语、定语使用,在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中出现"忧国忧民"的明确用例。

成语具有褒义感情色彩,近义表达包含"忧国爱民""忧国忘家"等,反义词为"祸国殃民"。其语义内涵历经千年传承,在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等历代文豪作品中均有呼应,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表达范式。

杜荀鹤·忧国忧民的古诗(共1首)

杜荀鹤的诗词曲代表作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本的记载,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