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简介

杏花蔷薇科李属木本落叶大乔木杏树的。杏树茎干挺拔,株高可达十余米,枝条略上展,嫩枝呈现褐色或褐红色;树叶叶柄短,叶子呈圆形;杏花开放时瓣呈现玉白色或稍带红晕,花蕊多为雄蕊;果实呈球形,两边扁状有沟,果皮有绒毛,直径大约在2—4厘米,未熟时为青色,5—6果实成熟,成熟的果实多为黄色或黄中带红晕。

杏花原产于中国,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华北、西北、东北栽培最多,杏花属于北亚热带至温带长日照偏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春季气温在10—15℃时,便开始萌芽和孕蕾开花;繁殖方法较多,一般采用种子繁育实生苗,也可采用嫁接苗的办法。

杏花有很好的外用美容功能,常用杏花水洗脸有祛斑的作用。杏花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助于保持高血压的正常,食用注意凡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食杏花。除此之外,杏花为佳木斯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绿化价值。

朱晓琴·关于杏花的古诗(共2首)

  • 1.《赋得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朝·朱晓琴喜遇山童问,从知卖酒家。杏花红一色,村路指三叉。招手青帘外,凝眸绿蚁赊。繁英千树合,碎锦半墙遮。短笛横相告,疏林认岂差。此间消息好,过客尽停车。
  • 2.《赋得杏花春雨江南清朝·朱晓琴报道江南客,匆匆返旧津。一鞭红杏雨,十里翠华春。薄雾滋袍湿,轻风送马尘。频来沽酒客,尽是卖花人。烟锁虹桥润,云迷白下匀。上林恩泽普,得意正芳辰。
朱晓琴(1793-1852),敕封孺人晋赠为太宜人。祖籍安徽歙县,为朱熹三十一世孙女,嫁于无锡状元孙继皋之后。丈夫为河南伊阳县尉,卒于任。其卒后,后人整理其稿,编撰成《凝香阁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