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简介

杏花蔷薇科李属木本落叶大乔木杏树的。杏树茎干挺拔,株高可达十余米,枝条略上展,嫩枝呈现褐色或褐红色;树叶叶柄短,叶子呈圆形;杏花开放时瓣呈现玉白色或稍带红晕,花蕊多为雄蕊;果实呈球形,两边扁状有沟,果皮有绒毛,直径大约在2—4厘米,未熟时为青色,5—6果实成熟,成熟的果实多为黄色或黄中带红晕。

杏花原产于中国,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华北、西北、东北栽培最多,杏花属于北亚热带至温带长日照偏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春季气温在10—15℃时,便开始萌芽和孕蕾开花;繁殖方法较多,一般采用种子繁育实生苗,也可采用嫁接苗的办法。

杏花有很好的外用美容功能,常用杏花水洗脸有祛斑的作用。杏花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助于保持高血压的正常,食用注意凡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食杏花。除此之外,杏花为佳木斯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绿化价值。

王绂·关于杏花的古诗(共1首)

  • 1.《题杏花春色卷明朝·王绂年来芳杏种成蹊,结得数椽茆屋低。草色阶除看虎卧,花明帘幕听莺啼。晓天白映梢头月,雨径红粘屐齿泥。自是董仙风致在,渔郎休道武陵溪。
王绂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