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简介

杏花蔷薇科李属木本落叶大乔木杏树的。杏树茎干挺拔,株高可达十余米,枝条略上展,嫩枝呈现褐色或褐红色;树叶叶柄短,叶子呈圆形;杏花开放时瓣呈现玉白色或稍带红晕,花蕊多为雄蕊;果实呈球形,两边扁状有沟,果皮有绒毛,直径大约在2—4厘米,未熟时为青色,5—6果实成熟,成熟的果实多为黄色或黄中带红晕。

杏花原产于中国,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华北、西北、东北栽培最多,杏花属于北亚热带至温带长日照偏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春季气温在10—15℃时,便开始萌芽和孕蕾开花;繁殖方法较多,一般采用种子繁育实生苗,也可采用嫁接苗的办法。

杏花有很好的外用美容功能,常用杏花水洗脸有祛斑的作用。杏花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助于保持高血压的正常,食用注意凡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食杏花。除此之外,杏花为佳木斯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绿化价值。

欧阳修·关于杏花的古诗(共1首)

欧阳修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