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简介

潼关,地理名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

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西岳华山。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险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句。

陆耀遹·关于潼关的古诗(共2首)

  • 1.《从潼关至华阴西岳庙·其一清朝·陆耀遹青牛鞚罢驾茅龙,不用仙人九节筇。此去关河分两界,当前霄汉插三峰。平临极北星辰动,頫瞰终南雪霰封。差喜此邦无佩犊,好禳旱魃事春农。
  • 2.《从潼关至华阴西岳庙·其二清朝·陆耀遹琼宫绀宇郁嵯峨,遍访遗碑玩古柯。万树晴云浮太华,四山春水下黄河。咸阳建策貂裘敝,杜曲韬弓虎迹多。不信此生难自断,更从画壁恣摩呵。
【生卒】:1774—1836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绍闻,号劭文。县学生。工诗,喜金石,搜辑摹拓,所得甚富。尝客陕西巡抚幕。道光间,官阜宁教谕。有《续金石萃编》、《双白燕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