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简介

庐山(Lushan Mountain),又名匡、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人文圣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5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了1.6万余首诗词。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区域,具有鲜明的季气候,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庐山有150科650多种植物,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100种以上。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被评选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4年2月13日,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庐山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

李咸用·描写庐山的古诗(共3首)

  • 1.《庐山唐朝·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 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 势...
  • 2.《送赵舒处士归庐山唐朝·李咸用 归岫香炉碧,行吟步益迟。诸侯师不得,樵客偶相随。 思旧江云断,谈玄岳月移。只应张野辈,异代作心知。
  • 3.《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唐朝·李咸用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李咸用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