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简介

庐山(Lushan Mountain),又名匡、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人文圣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5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了1.6万余首诗词。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区域,具有鲜明的季气候,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庐山有150科650多种植物,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100种以上。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被评选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4年2月13日,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庐山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

梁朝钟·描写庐山的古诗(共1首)

梁朝钟(一六〇三—一六四七),字未央,号车匿。番禺人。幼孤,依舅氏霍子衡。倜傥不羁,豪气自举。好读书,善文词,喜谈论,性不能容人,虽尊贵亦不可屈。曾师事道独禅师,两广总督熊文灿延为子师。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明年中进士乙榜。清军入关,南明福王、唐王继立,徵之,均谢去。其后苏观生等于广州拥立绍武政权,授朝钟翰林院检讨,兼兵科给事中,寻授国子监祭,上疏拜辞,改授国子监司业。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十二月十五日,广州陷。十六日,朝钟从容整冠带,北面成礼,复拜家庙,屏家人,赴池水浅不能没,邻人救之。其仆继至,扶起于屋之东廊,覆之长被,少更苏。清兵入室,叱令薙发。朝钟大骂,被三刃而死,年四十四岁。族人以衣冠葬于其乡番禺员冈。有《辅法录》、《家礼补笺》、《日纪录》、《喻园集》。《明史》卷二七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均有传;另门人王鸣撰有《梁朝钟传》,黄佛颐撰有《明赠礼部尚书国子监司业谥文贞梁公朝钟传》,见《广东丛书·喻园集》卷首。梁朝钟,存于《喻园集》,书共四卷,前三卷为文,第四卷为诗。民国三十年《广东丛书》影印除氏南州楼藏顺治番禺员冈刻本,今以该丛书本为底本,校以选本《粤东诗海》所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