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简介

龙泉山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的东缘脉(西缘山脉为龙门山脉),呈南北走向。

龙泉山脉是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长约200千米,宽10千米,整个山脉狭窄而长。最高峰在龙泉驿区境内长松山,海拔为1051米。由于龙泉山对入川的北方气流的分流作用,造成山周边各个城市间有气象差异。《北周文王碑》记载,龙泉山在唐代之前称为“分栋岭”,是川中丘陵和川西平原的天然分界线,东为川中丘陵,西为川西平原。分栋山于明代改称“龙泉山”,王店镇也改为“龙泉镇”,在此设驿站,称“龙泉驿”,而山脉最高峰长松山离龙泉驿很近,后来就以龙泉山脉统揽整座山脉之名,一直延续至今。

龙泉山区域则是天府水网汇聚润泽之地,造就多元文化交融,尤以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客家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驿道文化最为出众。

龙泉山脉内有有顶山、北周文王碑、黑龙滩水库、三岔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景点。

陶安·龙泉山的古诗词(共1首)

  • 1.《登龙泉山得海字韵明朝·陶安苍峰倚重霄,万古色不改。神龙去已远,踪迹隐然在。石面常出泉,土脉本通海。宝坊起楼閤,气清地爽恺。佳菊金葳蕤,古木青晻霭。攀磴行复坐,瑶草鲜可采。宾朋觞咏间,气味...
陶安(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