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简介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是蜡梅科属灌木植物。被外轮蜡黄色、内轮黄色,有光泽蜡质、紫色条纹,呈浓香托坛状,口部收缩。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蜡梅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武当山一带,现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均有分布。蜡梅生于山坡灌木丛林中或溪边,适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蜡梅可采用嫁接、分株、压条、播种方式繁殖。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蜡梅可以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理气止咳;也可用于暑热伤津、头晕呕吐、腕腹胀满胸闷咳嗽及水火烫伤等。蜡梅不仅是观赏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龙脑、桉叶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种芳香物,是制高级花的香花之一。在古代中国,女性会把蜡梅花穿在细金属丝上作为头饰,还会把蜡梅枝放在衣柜里,增添香气。

国家林草局公布2023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安徽省获授植物新品种权12件。这些新品种包括合肥植物园新增“素心金蝶”“合植素心”“合植檀香”等蜡梅新品种3件。

王季思·腊梅的古诗词(共1首)

王季思(1906-1996) 原名王起,以字行,室名玉轮轩。浙江永嘉人。著名戏曲学家。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文学系,受业于吴梅,从事戏曲研究。1941年后相继任浙江大学、之江文理学院、中山大学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62年应教育部之聘,与游国恩等三教授共同主编《中国文学史》,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中国戏曲选》、《元明清散曲选》等。有《桃花扇校注》、《玉轮轩曲论》、《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王季思诗词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