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简介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是蜡梅科属灌木植物。被外轮蜡黄色、内轮黄色,有光泽蜡质、紫色条纹,呈浓香托坛状,口部收缩。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蜡梅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武当山一带,现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均有分布。蜡梅生于山坡灌木丛林中或溪边,适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蜡梅可采用嫁接、分株、压条、播种方式繁殖。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蜡梅可以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理气止咳;也可用于暑热伤津、头晕呕吐、腕腹胀满胸闷咳嗽及水火烫伤等。蜡梅不仅是观赏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龙脑、桉叶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种芳香物,是制高级花的香花之一。在古代中国,女性会把蜡梅花穿在细金属丝上作为头饰,还会把蜡梅枝放在衣柜里,增添香气。

国家林草局公布2023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安徽省获授植物新品种权12件。这些新品种包括合肥植物园新增“素心金蝶”“合植素心”“合植檀香”等蜡梅新品种3件。

洪皓·腊梅的古诗词(共1首)

洪皓的诗词曲代表作

洪皓(1088~1155),江西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山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积极入仕,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是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

他年少得志,二十七岁中进士,殿试中“北宋六贼”王黼左丞相、朱勔宁远军节度使,见洪皓器宇轩昂、仪表堂堂、文才超群、答辩如流、绝非常人。欲招为女婿。洪皓侦知王、朱两人都是奸臣蔡京的党羽,就坚决回绝了。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卒谥“忠宣”,原配无锡沈氏,朝奉大夫沈复之女、太常博士沈松年之妹,封魏国夫人,绍兴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殁,享寿五十。又妣陈氏,宋高宗曾援笔撰《赞忠宣像》。

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齐名。洪皓长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闻世。次子洪遵,状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少师、信国公,赠太师,著古钱币学专著《泉志》。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魏郡开国公,经纶满腹,用了近四十年心血,撰写了七十四卷《容斋随笔》,格调高雅,议论精辟,考证确切。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皆为正一品。,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